把心情寫下來的習慣,
從 12 歲買下第一本日記本開始。
記得第一本日記本,是國小生最喜歡的那種、附有鎖頭的盒裝筆記本,每篇內頁都有夢幻的插圖。偏偏,身為版面控制狂的我,總覺得字不夠美、立可白的痕跡太醜,一寫錯就習慣把整頁撕下來。
所以日記本常常被我越撕越薄、線頭越趨脫落。那是一個亂糟糟、傻乎乎的階段。
隨著年紀大些、經歷的事情多些,我方能學會欣賞自己的筆跡。塗塗改改的印記,就像不斷修整的人生,是越趨完好且美麗的紀錄。
要擁有理想中的樣貌,
前提是你要先喜歡上自己創造出的一切。
2019 年 2 月,我重回校園,在緊湊的碩士生活裡,和變化萬千的新聞世界共生。
2019 年 6 月,第一學期結束,短暫告別半職場半學業的時節。
這段期間,寫下了好幾段文字。回頭看這些有點凌亂卻真實的日記,我發現生活中的徬徨還是偶一有之,但我再也不會想撕掉寫的不夠美的筆記本內頁、線頭穩固地支撐著每一頁我成長的紀錄。
2019 春天的日記,
是生活越來越堅定的證明,
壓力雖大卻也快活的紀錄。
2019.03.10
碩士生活正式滿一個月,生活充滿快樂奔忙。到手的夢想原來這樣讓人珍惜,也終於,在今天收到心心念念的非政府組織社群 intern 錄取通知。
最近收到的一些關於考試、學業、人生規劃的提問,更常讓自己回顧一路來的跌撞,從大學沒考上第一志願、第一年考研落榜崩潰、到去年底終於擠進夢想殿堂的過程,這段路還真是漫長崎嶇。
懸而未決的感覺總是難受,不過,“ The time you enjoy wasting is not wasted time. ” 人生本來就不會照著預期發展,若能在未預期之處仍堅守自己的奮不顧身,接受現有處境、擁抱更多可能性,多繞了點圈的風景其實也很美,一點都不顯浪費呀。
2019.04.17
女力經濟賦權高峰會上,遲遲忘不了講者 Winslow 讓觀眾哈哈大笑的那段話:
“ Men raise their hands before they think of what questions they’re going to ask. Women raise their hands until they think of a “perfect” question. That’s why woman often lose their chances to speak up. And I should apologize for this! ”
雖是句玩笑話,但其實轉念一想,倒頗適用在自己身上。從小到大,課堂裡、比賽場合中,只要沒準備好心中的“Perfect Image” ,就會進入一種極端心神不寧的狀態。
然而,我卻常常忽略了,一些值得犯錯、允許犯錯的美麗機會也正在我的躊躇間消逝。而那些小小的失足,常都是能帶領我到更好狀態的機會。
每次回家總是聽見媽媽苦口婆心地說「放寬心」。見我一副不放在心上的樣子,可愛的爸爸又會走過來拍拍我緊繃的肩頭,搞怪地再用台語說一次「麥緊張啦!」
隨著這個月不聽話的身體慢慢調回該有的態樣,心靈也該跟著一起放鬆些。
比起心中總是想準備到120分再出發,不妨讓平時就有持續積累能量的自己,以70、80分的姿態快樂出航。就像今天課堂上很喜歡的同學說的「別急,我們先看看成效如何。」
放寬心,take it easy,有持續前行,就可以。
2019.04.28

週末和久未聚首的好友去了趟紀州庵,黃士勛的歌聲不斷在榻榻米上迴盪著:
前方難免有風浪
可以害怕,用不著逞強
請你 也成為誰的太陽
在每一個季節
為他暖暖發光
願你 依舊輕盈歌唱
忘了憂傷 像孩子一樣
帶著好奇的心 和你的善良
忘了憂傷 像從前一樣
兩日來見了久違多時的姐妹,在週六中午就放肆起來的 pink sangria 以及週日上午的密斯朵裡一吐思念之情。
總是格外珍惜對方鏡頭中得以出現的自己,就好像把畫面定格歸檔,想念之時,隨時得以翻閱彼此身影。
2019.05.22

碩士開學以來,還真沒有過 Monday Blue 的感受,因為星期一下午的課,總讓我充滿期盼。
永遠記得在校園迷路的開學日,第一堂碩士的課,就被美得冒泡的教授選當了助教。那天下課,她直直朝我走來,問我「 是婷育嗎?能不能當我助教?」事後老師和我聊起,她才淺淺地笑著告訴我,“ I know I’ll pick you. That’s an instinct.”
每回聽她講課,我總能感受到她對媒體現況的憂心,跳下主播台出國進修,一股腦投入假新聞研究,語句間無時不感受到她的傾心盡力。
前天見到老師,家中的突發事件讓整夜未睡的臉龐顯得憔悴,但她還是百分百投入地講著課,然後不斷問我,「我會不會講太快太亂?你們會不會聽不懂?」
逞強過頭的肩膀,其實最需要被體諒。
「24小時開朗,為人照亮」是老師一直散發出來的光芒。那天我和班上好友買了杯拿鐵給她,深深覺得也該有人做她的太陽。
上週末總算為台北的窩購入一盞立燈,飽和的黃光流淌在照片牆上,好像也在提醒著我,獨居生活外,還有那麼多遠在各地的力量支撐著自己。
「我只想為你,做一盞燈光,在你需要我的時候把開關按下。」單曲循環的歌聲提醒著:心莫慌,其實我們的身旁,有好多溫暖的亮光。
2019.06.02

暖赤的豔紅充滿了今日的主視覺。
「查無此人—小花計畫」是這期當代藝術館二樓的策展,唱著落葉歸根,關於上世紀有家歸不得、這世代無家不得歸的惆悵。
家家 X 曲倩雯的展區是我今天停留最久的一處。背景樂唱著站站車牌、誦著段段鐵軌交響。我陷在展區的沙發裡,任憑耳機裡的「回家」帶我遠離台北。
想起 18 歲那年剛來台北唸書,經歷第一次的分手,在那個星期四的晚上撥了電話給我媽:「我現在想回家,可以嗎?」永遠記得她什麼也沒多問,只說了「快買全票回來,不要再堅持一定要有學生票。」
「回家,回家,馬上來我的身邊。」五年了,台北早就不再像初來時那樣會讓我傷心。我也早就學會好好選擇、好好生活。
小花計畫透過一首首流行樂,提醒著年輕世代的我們,汲於追逐時間勢在必行,卻萬萬不能把最美的記憶也被時間吞沒。
「還沒有上車的旅客請趕快上車。」好期待星期五的到來,聽說家裡有暖暖的手工粽在等我。有處可歸,真的是時間所帶來最溫柔的贈禮了。
Milly, 2019✍🏻
牡羊座的外貌常常會讓人忽略她那敏銳善感的內心。
喜歡看妳細膩又生動的文字……
讚讚
莫忘初衷
讚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