巴黎初象 Paris Impression(一):所謂法式自信

我喜歡這樣忠於自我的自信。

啟程之前,即便聽了近百句來自友人的勸告,關於巴黎市區的髒亂、關於背包如何斜挎胸前才安全、關於千萬別在街頭替豔麗的吉普賽女子填答問卷、關於竊賊的偷竊伎倆進化到了哪個最新版本……入耳的貶,總是遠勝於對這座城市的褒。儘管如此,再多流言仍抵不過我對「巴黎」浪漫的騰空遐想。

傳說中的愛之城、歷史上的香水之都;徐志摩筆下的光明之城、海明威句裡的流動饗宴,在無盡期待中,我甚至列下此行要完成的事項:要在左岸至少喝上一杯咖啡、在塞納河畔的陽光下練筆、在每個清晨嚐上現烤的可頌麵包、還要在蒙馬特留下一幅巴黎畫家眼中的自己……

結果,實際踏上巴黎的土地,涼鞋鞋跟習慣了在碎石子路上交響成曲,才發現長長的待辦事項乃無謂之舉。只因在巴黎的空氣裡,每日都有新的念頭在發想成型,每個街頭的轉角都是場豔遇般的驚奇。

歸結約兩星期的巴黎行旅,若問我這座城市美在哪裡,撇開廣知的歷史美、建築美、時尚美,我眼中的巴黎,絕對是美在那股當地人舉止下,流淌在句裡行間的自信之美。

Bonjour Paris!

聽聞中關於巴黎人對禮貌的堅持,在每家旅店、餐館、禮品街一再驗證。關於巴黎人的禮貌,在我的觀察裡,就是建立在那股法式自信之上。每每進到店家、靠近櫃檯,迎來的總是當地人笑臉盈盈的一聲 “Bonjour!” 無論你是否諳於法語,又或者你腦中正盤算著即將脫口的英語,禮貌性地向對方應聲 “Bonjour!” ,無論口音道地與否,絕是必須。

聽當地領隊談起,曾有觀光客不理睬那優美的法式問候,逕自逛起商店;又或者,曾有人不予回應,直接以家鄉語言、抑或世界通用的英語說起自己的需求,這些人都獲得了一樣的結論:便是服務生直接消失的笑臉。而在這之後,你在店內愉悅的服務體驗就此消失,因為你被歸類為「欠缺禮貌,遺失尊重」的那一群。

關於法國人對問候回應的重視,也悄悄藏匿在客人後續的消費態度裡。一日在香榭大道的一家店內,我悠閒地在店內逛著,只見鄰座的顧客以其差無比的魯莽口吻,霸氣地指著櫥窗中的幾款包,用全店皆能聽見的口氣大聲嚷著:「這個、那個、還有上面那幾個,都給我包起來!還有,我要買五只我們那邊常常缺貨的經典款!」

面對粗魯客人的是位能說上幾句中文的法國店員,只見她明顯地壓下不悅之情,用不甚標準卻依然親切的中文回應:「好的,請問一次買五個經典包包是送人的,還是自己用呢?」此時,那位顧客竟以更大聲的口氣道出「叫你給我包起來就對了!」在我止不住的凝視中,只見那店員輕柔地道出:「不好意思,我們店今天的經典包包沒有了,不能賣給您。」

我至今仍無法確定,下午一點天色仍算早的店內,包款是真的缺貨了,還是店員不願將他們眼中最優美的商品,販售給禮貌舉止無法相對應的顧客。但我不會忘記的,是那名顧客漲紅的臉。在巴黎,即便你的口袋再飽滿,都不敵相應的一聲禮貌問候、細膩的一襲優雅態度。

稍等一分鐘的藝術

巴利第四區的龐畢度藝術中心,坐擁國內的現代藝術美術館。那日我忽略了十一點才得入內參觀的時間,十點之初便抵達館前,我與妹妹兩人便先行在附近逛逛。美術館正對面是歐洲境內開設諸多連鎖店的冰淇淋店家 Amorino Gelato,決定用魅力滿點的花瓣冰淇淋開啟今日的我們,從微開的店門探頭入內,"Hi, may we order?" 應聲的是為瘦高、俊美、栗色鬈髮的男店員:"Hi, we open at 11:00, can you please wait at the chair outside first?"

同樣十一點才開門的冰淇淋店,閒不下坐在店口等待的我們,只好繼續在附近街區繞晃。10 點 59 分,「冰淇淋店應該開了吧?」步回店口的我們準備踏進門,只見稍早應門那位店員筆直地站在門前,輕柔地說 “We open one minute later, thank you." 聽到這請再稍等一分鐘的堅持我和妹妹不禁相視而笑,換作在台灣,不僅一分鐘,若提早十分鐘到店,想必隨性好客的店家大伯大嬸,肯定提早開門要客人先行入座吧!

我靜靜地看著秒針走向十二,還走不到十,那名店員又出現了,只見他臉上掛著都快咧到雙耳的笑容,向我們道著 “Bonjour!" 進到店內後,只見他與店內另名夥伴熱情地同我們介紹各式口味。由於一早不願過於甜膩,結帳時我婉拒了那多加兩歐就能在冰淇淋頂端加顆馬卡龍的詢問。

“You can stir the macaron with your ice cream, in that way you’ll have a sweet day just like your smile!" (你可以把馬卡龍搗碎跟冰淇淋混在一起,你今天的心情就會跟你的笑容一樣甜喔!)聽到這可愛的回應,我不甘示弱地回應這位要我稍等一分鐘的型男,"I bet you’re meaning as sweet as your big smile!"(我想你要指的是跟你大大的笑臉一樣甜吧!)

關於這請稍等一分鐘的甜筒,正如這花瓣外觀一樣,自信亮眼地綻放在藝術氣息飄散的龐畢度,讓人難忘。

自成風格,時尚美學

想像中時尚之都裡女子們的穿搭,是如 Vouge, 如各大品牌服裝秀那樣前衛的髮型、濃密的睫毛、飽和的服裝配色、細如柳的鞋跟。直至在街頭觀察數天,我漸漸統整出,法國女子各有一套穿搭藝術,而那套藝術建立在自我風格之上,時下的潮流風向,僅為參考。

街上常見的女子穿搭是人手一只的駝色包包,衷於原色的藝術,也展現在不過分精緻的妝容裡,我總能在法國女人的妝容下還能清晰地見到迷人的雀斑、智慧與溫柔並行的皺摺紋路。

聽聞當地導遊說起,對法國女子來說,甚少出現從頭到腳皆是知名大品牌的打扮,若今日穿著的上衣是項大名鼎鼎的精品,那麼下身極可能是件在二手店覓得的單品。

我喜歡這樣忠於自我的自信,畢竟外頭再多的穿搭、化妝、造型皆是妝點,散發主場氣息的,仍是自我內心的原始質感。

自信,非自傲;隨性,非隨便。

「美」絕非外在的總和,而是一股又內而外,整體的和諧之感。不經意流淌的從容韻味,是法國女人給我的初象,經營出獨具自身的自信美學,乃是任誰也無法奪走的自信。

這是巴黎初象中,我體會到的法式自信。即便街道上一家家的咖啡廳裝潢並不華麗、垃圾紙屑也是常見之景,法國人在意的似乎是更微暱的獨特風格:是坐在桌角書寫時幾縷髮絲不經意垂落的雍容、是不著痕跡,實則細心刻畫的隨性優美。

“Fashion changes, but style endures.” 

一如 Coco Chanel,香奈兒女士留下的經典名句,所謂法式自信美學,便是如此優雅,永不褪色。

Milly, Paris, 2019 summer.

對「巴黎初象 Paris Impression(一):所謂法式自信」的一則回應

  1. 喜歡妳欣賞這一切的角度與描述,自信與尊重,正是時人最缺乏的品格,謝謝妳的分享。

發表留言

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。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